本網訊 為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傳承和弘揚革命傳統,進一步強化黨性意識,增強主題教育實效,7月19日至22日,學校前往延安舉辦“賡續紅色血脈 傳承延安精神”干部培訓班。校領導、中層正職等40余名黨員干部參加了培訓。
此次培訓采取專題講座、實地考察、現場教學、情景教學等多種形式,通過革命傳統教育、延安精神教育、梁家河初心教育,引導學員們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銘記初心使命,錘煉黨性、砥礪心志。

開班儀式現場。

校黨委書記劉建強主持開班儀式并講話。
校黨委書記劉建強主持開班儀式。他說,黨中央、毛主席在延安十三年形成的偉大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性質、宗旨、作風的集中體現,為抗日戰爭和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安插隊七年,踐行和弘揚了延安精神,賦予了延安精神新的時代內涵。黨的事業薪火相傳,希望參訓學員珍惜難得機會,弘揚延安精神,自覺潛心學習,加強黨性黨史教育,認真感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成就,不斷提升理論功底、黨性修養和責任意識,為學校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石和平教授作專題講座。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理事、陜西省延安精神研究會理事,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石和平教授作《輝煌歲月 歷史豐碑——黨中央在延安和陜北十三年》的專題講座,主要介紹了延安作為革命圣地的歷史淵源,回顧了延安十三年光輝的歷史。他說,黨中央在延安推進了一項偉大精神、豎起來一面最大旗幟、形成了一個成熟的領導集體、實施了一項偉大工程、積累了一套執政為民的成功經驗,老一輩革命家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永遠值得大家學習和領悟。課堂上,石和平用一堂生動的現場黨課,讓學員們把從前對延安的敬畏,變成了真實的觸摸。

步行前往寶塔山革命舊址。

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
開班儀式結束后,延安市委黨校老師帶領學員們先后在寶塔山下、梁家河村開展了以《中央七大歷史偉績及現實啟示》《習近平的知青生活和他的群眾觀》為主題的兩場現場教學。學員們追尋革命先輩足跡先后來到楊家嶺革命舊址、棗園革命舊址、鳳凰山革命舊址、寶塔山革命舊址;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等地,通過觀看大量的實物、圖片和聆聽講解,了解延安時期黨的發展歷程、光輝歷史以及在抗日戰爭中取得的輝煌業績。

現場教學中。
現場教學中,老師們飽含深情地現場講授,真實鮮活的故事感人肺腑,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學員。參觀革命舊址、紀念館中,面對珍貴的歷史圖片、紅色文物、革命先輩的感人事跡,全體學員跟隨著講解員一起回顧了那段波瀾壯闊、浴血奮戰的紅色革命歲月,接受了紅色文化的洗禮和熏陶。

重溫入黨誓詞。
在深切緬懷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感受偉人的崇高品質和人格魅力后,學員們來到延安革命紀念觀前,在劉建強的帶領下,全體學員整齊列隊、高舉右手,重溫了入黨誓詞。
最后,學員們來到習近平總書記曾工作生活過的梁家河村,了解習近平總書記插隊期間帶領百姓艱苦創業的感人事跡。大家觀看了梁家河村史館,參觀了當年習近平總書記居住的知青舊居,實地觀看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帶領群眾辦的鐵業社、沼氣池、縫紉社、磨坊等,傾聽鄉親們講述習近平總書記七年知青歲月中扎根基層、艱苦奮斗、服務群眾、開拓創新的故事,觀看了習近平總書記返回梁家河時與鄉親們的親切合影,大家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通過為期四天的培訓學習,學員們普遍認為此次培訓課程安排緊密、教育內容充實、教學方式豐富、組織管理嚴格,紛紛表示,要把黨的優良傳統、優良作風傳承好弘揚好,自覺踐行延安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延安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盡職盡責、持中守正、行穩致遠,為學校的發展做出更多努力和更大貢獻。(圖文:龍婷婷)